相關系列:【喬無遏的飛虎故事A/訪談篇】
本文摘自:喬為智,《舊羽殘簡(十四)》,〈父親的最後一個任務〉,聯合新聞網UDN部落格於2019/09/03刊登。

文/喬為智撰寫,葉楷翎編版
圖/喬為智提供
我的父親喬無遏,戰鬥機駕駛員,1916 年出生於北平,2013年在美國亞特蘭大仙逝,97年的前三分之二在動盪戰爭中成長,尤其是在抗日的聖戰中幾乎陣亡。他最驕傲的一點是在他的戰鬥任務中,從沒有丟掉過一架僚機飛行員,在他的掩護下沒有失去過一架轟炸機。
然而,他的長官卻犧牲慘重,從大隊長、中隊長、分隊長都在抗戰中犧牲了。在父親有生之年,許多這些烈士的遺族家屬經常來詢問他們的父兄是如何犧牲的。得天獨厚的是,父親的記憶力超強,許多細節都如數家珍:如何的視死如歸,甚至還包括他們的生活狀況,他們所講的笑話,愛吃的食物。
2013年七月,心臟衰竭送進加護病房。一個英雄插著食道管、呼吸管,不能說話,只能用手勢比劃或書寫的方式表達。七月十六日,我正在醫院陪他,突然接到一個從台灣打來的電話,來電的是一位黃大哥,想問他父親的一些細節……
黃大哥的母親在過世之前,告訴黃大哥生父姓徐,想要知道更詳細的,要找喬無遏問問……
容我先倒帶到1940年,父親自中央航校十期驅逐組畢業,分發到第三大隊32中隊當少尉見習官。中隊長是徐葆畇上尉,駐防成都雙流機場。徐葆畇中央航校五期畢業,戰績斐然,1938年曾擊落日軍王牌飛行員潮田浪平而名聲大噪,但不幸地在1943年犧牲了,當時才28歲,留下了妻子和在襁褓中的兒子。
徐夫人後來改嫁黃先生,兒子也改姓黃,就是來電的這位黃大哥。但徐夫人始終沒告訴兒子太多生父的事,以免影響他們的新家庭,或許不願再次回到悲痛中。直到徐夫人過世前才告訴兒子,要去找我父親問他生父的事蹟……輾轉了幾年,黃大哥才找到我,可是父親已無法言語。台灣那頭的電話中問話,父親手寫回答,我再用手機照相傳送過去給黃大哥……或者現在該稱他做徐大哥……這時電話的那一頭已泣不成聲。
第二天,父親也歸隊了。他完成了一生中最後一個任務。
後記:父親手寫的徐烈士事蹟和空軍軍史記錄有出入。徐烈士1943年空戰中陣亡……或許是父親的記憶模糊了,特此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