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求
老東西
徵求
老故事
如何提
供資料
聯絡
我們

圖雲關的始與終

圖五 抗戰勝利救護總隊工作人員合影於圖雲關紅十字標誌前。
圖五 抗戰勝利救護總隊工作人員合影於圖雲關紅十字標誌前。
本文是系列的第2篇,本系列目前有2篇文章,完整系列目錄請按:林可勝與圖雲關
圖一 圖雲關基地全景(邢若琳根據《林可勝 民國醫學史上第一人》第206頁位置圖繪製)。
圖一 圖雲關基地全景。(邢若琳根據《林可勝 民國醫學史上第一人》第206頁位置圖繪製)

文/郭以涵撰稿及編輯
圖/郭以涵翻拍自何邦立著作[1] 

圖雲關,[2]位於今貴州省貴陽市東南方的南明區,坐落於貴陽盆地的南邊、雲貴高原的東斜坡。貴陽市過去以來就以四面環山,蓊蓊鬱鬱,而成為易守難攻之地。其中的圖雲關更是隱於百公尺丘陵間的山坳中,因此除了中國紅十字會救護總隊,許多醫療救護單位在抗戰中後期都遷移至此,本來只有十餘戶人家的圖雲關,在1939年後暴增至數千人。

救護總隊駐紮在山坳中的各個茅草房,包括內科病房、外科病房、隔離病房、藥品庫房、汽車庫、食堂、辦公室、圖書室、禮堂、洗衣房、消費合作社、 騾馬站等等。這些房舍多為「干打壘」(土夯的牆)支撐的茅草房,其餘則是以竹子為骨架編製的牆,再往上刷泥,牆體實則薄得無法禦寒,再加上頭頂上的茅草時不時漏雨,一到雨季降溫時就非常難熬。

當地沒有供應自來水,也沒有正規的廁所,山谷小河流的水受穢物汙染,不得隨意掬取。山上環境潮溼,除了有蚊蟲肆虐,還有會咬人的老鼠。飲食方面,食堂總是供不應求,要派車到安順、惠水去採買。多數時候醫護人員吃的是「八寶飯」,簡言之就是糙米、雜糧加雜碎石粒。有時食堂還會斷糧。這種艱苦的生活,沒有強大信念很難堅持下去。但作為中國紅十字會救護總隊的基地,當年圖雲關每天都有醫療小隊和車輛進進出出。

在熙熙攘攘的穿梭人潮中,穿著灰色制服、頭戴船型軍帽、配戴銀灰色紅十字徽章的是醫護人員,其中除了熟悉的東方面孔,也交雜了西洋面孔,他們是被稱為「洋醫生」或「西班牙醫生」的「國際醫療援華隊」隊員。1 930年代西班牙內戰期間,他們因為同情反法西斯主義的工人階級、主張社會主義及國際主義,離開自己的國家,志願參與西班牙戰地救護的工作。但內戰結束,他們卻因為政治立場而被關進法國境內的古爾德斯集中營。當時林可勝有150個醫療隊,最缺的是醫生,因此當赫德勛爵領導的「英國援華醫藥會」前往集中營招募「抗日援中」的醫療團隊時,也接受他們加入遴選,最後組成了29人的「國際援華醫療隊」。

圖二 國際醫藥援華隊[3]的外籍醫師。
圖二 國際醫藥援華隊[3]的外籍醫師。
「國際醫療援華隊」經由倫敦的英國援華醫藥會安排,在1939年、1940年兩年內,分三批來到中國。起初他們可以由海路來華,經香港轉入內地。但隨著戰事全面爆發,日軍佔領大部分中國領土,香港已經無法直達大陸,他們甚至必須經由越南、緬甸或印度翻山越嶺才能抵達圖雲關。其中德國籍醫生入華的行程更加曲折;彼時英、法已對德宣戰, 越南、緬甸和印度都把德國人視為敵方人士,不予通行。經過英國援華醫藥會的多方努力,才得以進入中國大陸。

「西班牙醫生」來到圖雲關後,雖然沒有太大的語言隔閡(每一個路口都設有中英文的指示牌,和中國醫護人員以英語溝通),環境和衛生條件卻是不小的挑戰。但是西班牙醫生用竹子搭工作台或做醫用夾板,發明了太陽能淋浴槽,自製抵擋蚊蟲的竹簾帳,同時積極學習中文,逐漸融入中國醫療人員。

在圖雲關基地的生活看似平靜,實則危機暗藏;一是傳染病。作為醫療基地,圖雲關的衛生條件並不好;醫護人員工作繁重但營養不良,卻經常接觸難民。一旦染上霍亂、傷寒等傳染病,往往難以善了。此外,日本作為《日內瓦公約》的締約國,本應不分國籍,照護傷者和病患;救護車輛與醫院各級人員,也都應視作中立者,然而日軍卻肆意槍殺紅十字會人員,轟炸醫療設施。1940年7月9日,日軍偵察機特意飛往與戰區甚遠的圖雲關,在上空盤旋數圈,似乎是在照攝取相。果不其然,十幾日後,日軍轟炸圖雲關,167醫院多棟建築均被炸毀,僅有手術室和骨療科能倖免於難。

圖四 1940年一封由貴陽發到重慶軍事委員會的電報描述日軍轟炸圖雲關的情形,提及居民傷亡:「九時,敵軍八架襲筑,在南郊疏散住宅,返及圖雲關後方醫院球場,共投彈十餘枚,死居民九人、傷十三人,震毀房屋三十一間,餘無損失。」(來源:國史館)
圖三 1940年一封由貴陽發到重慶軍事委員會的電報描述日軍轟炸圖雲關的情形,提及居民傷亡:「九時,敵機八架襲筑,在南郊疏散住宅區,及圖雲關後方醫院球場,共投彈十餘枚,死居民九人、傷十三人,震毀房屋三十一間,餘無損失。」(來源:國家文化記憶庫,國史館,CC BY-NC 3.0 TW)

在如此惡劣的工作環境下,戰時救護總隊成員「積勞病故」者有69人,包括兩位國際醫師;此外「為國殉職」的有47人,他們多數死於日軍轟炸。

留下的華麗身影

截至1940年底,救護總隊共有142個醫療隊,達到歷年醫療隊數量高峰,然而此時每個醫療隊的人數已不如以往充實。當時外勤的全部醫療隊人數僅1132人,加上技工(含司機),合計1283人,因此平均每隊都在10人以下,實際數字應該更低。比起救護總隊草創時期,每個醫務隊人數減了一半以上。

人員流失的主要原因是經費待遇問題:在救護隊工作無法養家糊口,很多人被迫離去。在人員缺額變多之際,無形中加重了留任工作者的負荷,遂成惡性循環。此外,救護隊的工作也存在著身分和資歷的問題。最初熱血青年們投身救護總隊,不計危險也不計待遇,然而儘管在1938年後救護總隊的待遇比照軍旅,但沒有軍中職銜的官方身分,在從事戰地救護時,與軍方來往十分不便。長期以來,工作資歷也與同等資格服務後方醫院或政府機構的同儕,產生落差,這對於救護總隊基層的士氣造成不小的傷害。

除了基層人員士氣低落,救護總隊在人事、機構運作以及資源方面也都受制於紅十字會,以及兩個主要援華組織[4]間的摩擦與對立。紅十字會原為民間組織,高層一直擔憂救護總隊被政府軍管;林可勝本人,也因為被視為國府介入的代表,而受到包括紅十字會總會會長王正廷等高層猜忌。[5]加以行政體系的隸屬不清,他和僑界及國際援華機構來往密切,許多資源往往直接交付救護總隊;1940年10月,他直接向蔣委員長呈交報告書,建議救護總隊實行軍管,以澈底解決人事問題,此報告書也分送紅十字總會,但未經事先審議,造成雙方關係進一步惡化,救護總隊的基層工作也愈形困難。

此時紅十字總會開始將資源轉向民間醫療,特別是醫院的建設。這不只造成了經費上的排擠效應,也與救護總隊戰地救護、流動醫療的初衷相違背。有些救護總隊的工作人員認為,總隊原為戰地軍民服務的大方向已經改變,代表使命至此結束,許多人也失望離去。

1942年3月,林可勝出任遠征軍軍醫總視察,組建醫療隊前往緬甸,歸國後發現紅十字會總會趁他出國期間竟霸佔了救護總隊的藥材庫,憤而於9月辭去總隊長職務,[6]遠去昆明就任新職,僅保留衛訓所主任一職。總會雖然即刻指派人手接任救護隊總隊長,卻無法挽回救護總隊的人員流失;南僑機工約半數人員返回新馬僑居地。

不過,救護總隊在抗戰史上的貢獻是不可抹滅的。根據統計,自1938年1月至1945年10月抗戰勝利為止,救護總隊總共對12萬人進行手術、為36萬人進行骨折復位,以及為463萬人進行預防性疫苗接種,林可勝運用紅十字會的旗幟號召,未領政府薪餉,也未收取一分錢,全靠外國援華[7]的醫藥、裝備、器械、車輛,完成任務。作為一位愛國主義者,林可勝派出的醫療小隊足跡幾乎遍及全國各地,除國民黨正面戰場的各戰區以外,也遠赴延安、太行、太岳、江西、皖南等地,為包括八路軍、新四軍和群眾服務。雖則這些舉措曾經給他帶來困擾,但「他只有國家民族沒有黨派」,是長期研究林可勝事蹟的何邦立的觀察。

甲、外科 (1) 手術 119,836人次
(2) 骨折復位 35,522人次
(3) 敷藥 8,764,734人次
乙、內科 (1) 住院 2,142,997人次
(2) 門診軍人 2,481,685人次
(3) 門診平民 2,002,996人次
(4) 預防接種 4,632,446人次
丙、其他 (1) X射線、照相 5,631人次
(2) 透視 57,788人次
(3) 替人滅虱 792,148人次
(4) 替物滅虱 3,961,176件
(5) 檢驗 276,543人次
(6) 特別營養 934,833人次

表一 8年抗戰期間,總受益兵民多達兩千萬人次左右。[8](表格在手機畫面時,可左右滑動)

林可勝辭職後,政府才正視檢討救護總隊的隸屬與人才流失問題。半年後,1943年4月1日,政府明令公布《紅十字會戰時組織條例》同時紅十字會改組,蔣夢麟接任總會長,紅十字會連同旗下的救護總隊一起併入軍事管理體系,當初劉瑞恆戰時三合一(衛生署、軍醫署、紅十字會)的構想才真正實現。

圖雲關的救護總隊一直在政府和軍方的管制下,運作到1946年6月抗戰勝利後,才被撤銷。

圖五 抗戰勝利救護總隊工作人員合影於圖雲關紅十字標誌前。
圖四 抗戰勝利救護總隊工作人員合影於圖雲關紅十字標誌前。

注解

[1]本文圖片由郭以涵翻拍自:(1)何邦立,〈林可勝與紅十字會救護總隊——兼記紅會風潮與左傾釋疑(上)〉,《傳記文學》,110:1;(2)何邦立,〈林可勝與紅十字會救護總隊——兼記紅會風潮與左傾釋疑(下)〉,《傳記文學》,110:2;(3)何邦立主編,《林可勝 : 民國醫學史上第一人 : 愛國華僑林可勝院士百二十誕辰紀念專輯》,台北市 : 梁序穆暨許織雲教授基金會,2017。

[2]本文本文係根據何邦立先生的訪談紀錄,並參考他所主編的《林可勝:民國醫學史上第一人:愛國華僑林可勝院士百二十誕辰紀念專輯》一書所寫。

[3]圖雲關外籍醫師號稱屬於「國際醫藥援華隊」,但在實際運作上並不存在這個單位;醫生都被分派到各醫護隊出勤,每隊一、兩位。

[4]當時兩個主要的援華組織包括美國《時代雜誌》創辦人亨利魯斯所設立的「美國援華聯合會」(United China Relief,UCR)和「美國醫藥援華會」(American bureau for medical aid to china, ABMAC)則是以美國華僑為主成立的醫療專業單位。

[5]參見《林可勝追思論文錄》,何邦立著,〈寒梅豈怕風雪壓〉,頁360-374。

[6]參見《林可勝追思論文錄》,何邦立著,〈中國遠征軍的軍醫魂林可勝〉,頁399。

[7]這些林可勝幫忙募集的援華物資總值約達6600元美金。

[8]統計資料源自《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救護總隊部  全體工作人員參加抗戰救護工作紀念冊》。

本系列上下篇
< 抗戰期間傷兵的希望:林可勝和圖雲關

本文關鍵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