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求
老東西
徵求
老故事
如何提
供資料
聯絡
我們

無番號的哀兵-第五大隊:喬無遏的飛虎故事(B2)

本文是系列的第2篇,本系列目前有2篇文章,完整系列目錄請按:喬無遏的飛虎故事B/舊羽殘簡選摘

相關系列:【喬無遏的飛虎故事A/訪談篇】系列,共五篇
本文摘自:喬無遏,〈無番號的哀兵-第五大隊〉《舊羽殘簡(二)》,聯合新聞網UDN部落格於2010/01/19 刊登。(本文寫於2004 年, 陳水扁政府取消所有空軍原有的番號後;作者喬無遏曾任「五大隊」第十五任大隊長。)

圖一 俄製I-15戰機。(來源:維基共享資源,公有領域)
圖一 俄製I-15戰機。(來源:維基共享資源,公有領域)

凡所有陸海空三軍各部隊,都有自己的番號,它所代表的不僅僅是一個編號,更是這支隊伍的歷史, 傳統與榮譽。取消或改編番號,就像是否定了一個人的尊嚴。在中國空軍史上,就曾有過一個失去番號的「無名大隊」-- 第五大隊

五大隊是原廣東空軍投效中央之後,以原有的人員和裝備組成, 一二八淞滬之戰, 接收了美製 P-26。 但當時美國的孤立主義和重歐輕亞的政策, 使這批 P-26 很快就斷了零配件及應有的維修。 這時, 俄國將一批在 1932 西班牙內戰的剩餘物資:I-15、 I-16,以及後續的 I-15 III、I-16 III 是以極昂貴的價格,而我國在沉重的財政負擔下,用了不知多少的茶葉、 豬鬃、桐油、皮革等換取而來的。

這兩機種, 無頂露艙 (沒有 canopy),無通訊設備,I-15 還是固定起落架,但戰況緊急,重慶只要天一晴,就要被日本轟炸。五大隊就在這困難重重,情勢危急的狀況下,自哈密接收了這批老舊的飛機, 倉促成軍以應付日本新式飛機,以現今的比方來說, 就是以腳踏車要和 Porsche 賽車。

1941年三月十四日,五大隊駐防成都的雙流,由大隊長黃新瑞擔任總領隊, 指揮第三和第五大隊的五個中隊空中警戒。當時既無雷達,通訊又落後,所謂警戒,也不過就是目視搜索。通常日機都是自東向西來轟炸重慶及其他城市,而這天是最新式的零式長程戰鬥機 首次在中國戰場出現。由於零式的性能極為優良,航程長、 高度高、速度快、火力強,迂迴穿越西昌,繞過成都由西轉向東, 從我警戒機群後方急降突擊,而五大隊機群卻仍在目視向東方搜索。

圖二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軍所使用的的零式戰鬥機(來源:維基共享資源,公有領域)
圖二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軍所使用的的零式戰鬥機(來源:維基共享資源,公有領域)

遭此六點鐘方位的突襲,飛機性能又落伍,我方全無反擊能力,是役,黃新瑞大隊長, 岑澤鎏副大隊長, 周靈虛隊長 (三大隊), 和十期同學林恆, 陳鵬陽, 袁芳炳, 何德祥等, 多位先烈殉國。

戰報傳至中央, 委員長認為剛接收所謂的「新機」, 遭此嚴重挫敗, 顯然是「人謀不臧」,必需嚴懲, 下令取消五大隊番號, 改為無名大隊, 全隊官兵胸前均繡上「恥」 字。

航委會為整頓五大隊,指派羅英德[1]上校出任大隊長,這位學養俱佳,戰功顯赫,深受部屬愛戴的羅上校,冒著被判「抗命」的軍法處分,對委員長說:「要我去可以,必先恢復部隊番號,取消官兵配帶『』字」,這才逐漸重建五大隊的軍心士氣。抗戰仍持續著進行,官兵仍持續著犧性,但他們的犧性是無比的崇高。而這個番號,是用諸先烈的鮮血寫出來的。六十三年後的今天,這番號已被陳水扁政府取消改編, 第五大隊不復存在,為中國空軍的軍魂感慨萬千。


注解

[1] 羅英德將軍後升任空軍副總司令,駐韓大使。

 

本系列上下篇
< 官校憶往:喬無遏的飛虎故事(B1)

本文關鍵詞

返回頂端